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两种版本,你闭上眼睛听着。喜欢哪个?”三横道,见沥重闭上双眼,就背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第一个版本?”沥重问道。
“对,再听第二个,‘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当然是第二个。”沥重肯定道。
“为什么?”王三横奇道。
沥重说:
“这诗是夜中静思,求一份安谧。第一首呢,两个头举上低下,晃来晃去,少了安谧,多了燥动,是不是‘头’字用重之过?第二首,是举首低头,正是静思之状。”
“好了,你有此一评,已经大大超过世人。世人刻录李白诗多选第一个版本。”
“为什么?”沥重不解。
“因为我们说了,要慎用疏声。诗中各句包括平韵对句除了韵脚外,都需
要至少两个平音字,否则叫疏平。”
三横又解释说:
“你看李白的第三句,如果是‘举首望明月’,那么只有‘明’这一字为平声,其它全是仄,成疏平了。”
“后人为避嫌,‘举头’这一版本就盛传于世。”三横接着释道。
“为什么忌疏平?”沥重又问。
“唉,当年我也这么问师父。他说格律诗兴于唐,中原大唐盛世,诗歌则高亢,故不喜仄声太多。平韵对句要只有两个平声字,还叫疏平呢。”
王三横似话中有话,但他还是简断洁说了:
“眼下宋室,词旺于诗,但民富国衰。同外域争斗,屡屡战败,割地赔款,令人压抑。所以词人多用仄音,以吐胸中愤懑。”三横如此忆道。
“。。。”沥重问言无语,只是点点头。
三横怔了一下,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失言,便重新堆起笑脸,接着说:
“忌疏平,用‘举头’。但不如‘举首’,说明严按格律,不一定对。”
“说得好。”沥重听三横白话,却听得有滋有味。
“另有一样,”三横见沥重学得认真,自己也不来了免三分得意,接着说:
“如果是‘举头望明月,低首思故乡’,虽然这第三句两字平声,也比第一版少了燥动,但仍不如第二版本。”
“这‘举头望明月,低首思故乡’读着就不如‘举首’顺。”沥重若有所思,“但不知为什么。”
“因为失粘。读起来节奏感就差。”三横说。
“我正要问,何为‘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