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君前召对(一) (2/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前露脸,闾丘仲卿自是不会拒绝。
就这样一问一答,殿内气氛倒是开始转向,李守节二人也开始度过了最初的紧张感。
最后郭荣站起身来,似是不经意问道:“文伯,你以为混一天下,朕接下来可取何地?”
李守节只见右侧下首的那名紫服文官,倒是恭恭敬敬地给后周天子郭荣行了一礼,方才回道:“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此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
“王文伯,是他。流传到后世的《平边策》作者,郭荣的左膀右臂。”
据说王朴是历史上有名的急性子,有理不饶人,无理也能夺三分气势,但大部分情况下没有几个人能给王朴辨过去的,因此王朴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有理的。
“李衙内,你认为王枢密使所言可有道理?”
王朴闻言,直直地盯着李守节看,似乎随时准备反驳李守节。
李守节朝王朴一拱手说道:“王枢密使,说得自然无错,只不过,就现在看来,多少有些不合时宜罢了。”
王朴本来还以为李守节会说什么新奇之语言,待听到李守节的‘不合时宜’后,他颇不以为然。
“大言不惭,你这孺子又有何高见?”
李守节不急不躁地回道:“高见不敢说,愚见倒是有一两条。”
“好叫官家和诸位上官知晓,我觉得这世上哪有什么必须遵守的方略,当今之世就更是如此了。攻守之道,待时而变,待机而动,若蜀中乱,则进兵川蜀;若伪唐乱,则过江灭唐。”
“但若是南方诸朝皆安稳无可趁之机,则必以进兵幽云为先;幽云之地自被辽人占据,至今方才有二十载。短短二十年,辽人很难安抚幽云之地的汉民之心,而且番汉习俗大不相同,幽云之地的汉儿内心想必也日夜盼望着王师北上。”
“若不趁此时收复燕云,一旦辽人彻底在幽云之地站稳脚跟,必遗祸后世子孙。河东无山后诸州,尚有雁门之险可恃。但是河北之地可就是一马平川了,没有燕山防线在手,河北诸州就只能任由辽人牧马南下。”
如果抛开个人私心,李守节肯定会把票投在先南后北这一战略上。
毕竟得到江南的财赋,能够使得后周狠狠地打上几次国战。
北宋能够两次北伐就是明证,宋太宗消灭北汉后,在打了小半年的仗后,又能够马不停蹄地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其中需要消耗多少的人力物力。
虽然最后高粱河一战损兵折将万余人,但是丝毫没有引起国内动荡,而且在之后的雍熙北伐,君子馆更是将开国精锐尽数葬送,但北宋依旧能拉起兵马抵抗辽军。
要知道这两场大败仗,堪称宋朝版的“土木堡事变”。要不是大宋底子厚,早就翻车了。
因此,如果放到国家层面,从稳妥起见,李守节更支持先南后北。
但是为了李家,他必须支持郭荣的北取幽云的战略,尤其要让河东尽快归入后周,成为昭义军李家的大后方。
以期求不远的未来,李筠能同东京朝廷斡旋一二。而且这个时候辽国在幽云之地的统治,还远谈不上安稳。没有哪个地方的汉民喜欢生活在胡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