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的闲话 (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编者按 “聪明”与“糊涂”谁是谁非,文章通过对几个典型人物的举例,来进一步论证“难得糊涂”具有说理性。 糊涂,就是相对于聪明存在的二律背反。可是常常耳闻“难得糊涂”的口头禅,中国话本来就模棱两可,容易引起歧义,而这“糊涂”二字又夹杂其间,更是不知是说者糊涂还是让听者糊涂了,甚至如坠入辞藻的云里雾里。
且说这个“难得糊涂”的始作俑者郑板桥吧,其实他是扬州八怪里艺术成就并不算最突出的一个,单看他的书法绘画水平,与石涛、八大山人相比,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书法所以忝列“扬州八怪”之一。据说是他苦思冥想探求突破之时,睡梦里也下意识去双手不停比划,把他婆娘的脊背当做宣纸了,女人气恼之下,说了一句:“人各有体”!他就恍然大悟了,写的歪七扭八的,竟然被后人称作“板桥体”
从郑板桥的履历,便可窥出点端倪。他曾经特别落魄,只能去做“命薄不如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的私塾教书匠,在清苦里期盼科举出头,他曾经有过一首朗朗上口、耐人寻味的诗歌为证:“教书原来是下流,傍人门户过春秋,半饥半饱清闲客,无锁无枷自在囚。课少父兄嫌懒惰,功多子弟结冤仇。而今幸得青云客,遮却当年一半羞。”
想必是这些不堪回首的经历,他洞悉了人间的炎凉冷暖。从自作聪明里幡然警醒,不再耍小聪明了,书写了“难得糊涂”的座右铭,于是后世人纷纷效法,也悬挂条幅提醒自己。
不曾想到的是,这几个不起眼的小字,却让他的字画身价百倍,起到了洛阳纸贵的奇效,其身后世俗领域名声竟然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七怪!真是令人唏嘘与惊诧了!
与此同类令人莞尔之事,也发生在苏东坡身上。苏东坡自负奇是书法、文章、诗词、绘画无一不精的天纵奇才,在命运多舛之际,曾经做过一首诗歌:“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又是一个自负的美好幻梦,连乃父的绝顶聪明尚且不可为的事,痴呆儿怎么一路坦途地轻易做公卿?!
行走于红尘,智力中等以下之人,因为没有依仗,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完成做人的本分,而那些自恃甚高的,却面目朝天,把任何事情想的手到擒来,那么轻而易举。就因为有恃无恐,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实例,比比皆是。还是大事不糊涂的吕端、时时刻刻谨慎小心的诸葛亮,才可以堪当大任了吧。
如果这是古人里极端的特例,我们再来看看“文思驰骤天下”的纪晓岚,他极少原创什么大块头的鸿篇巨制,只编辑四库全书,最多写点阅微草堂笔记的小品文,也绝不留下可以酿成“文字狱”的口实。他笔下的一个民间小人物,大致情节是:平时总能够纵越过一般人不可逾越的沟堑,在与人打赌时却“意外”地摔死了!意外里自有其合乎情理与必然了吧。
我们平素总发现身边人,溺水的都是会水的、第一批骑摩托车的全部死绝了,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务,我们自然小心翼翼、倍加警觉,而危险恰恰出现在司空见惯的时刻与地点。酒后驾车人人知道,却屡禁不止;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