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我上网时间不长,在网上写东西的时间更短,到现在也就一年多两个月。我懒,还怕麻烦,写了东西往往是往论坛上一贴了事。基本上不和论坛的人聊天呀互动呀,我当时也不知道鼓捣这个,现在知道了也不愿意鼓捣它。我这人保守的很,也要面子,觉得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抱着酒香(我的酒也不一定香)不怕巷子深的不良念头,固步自封,冥顽不化。结果就是到现在我到哪儿都还是个生面孔,这就叫作不劳不获。实属应该。据说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按劳分配,我们网络也是按劳分配。我不爱劳动,自然要分配的东西少,在网上没什么人给面子也是情理之中。
我知道的地方很少,时间长了才知道了几个地方,就这有限的几个地方也没有混熟,遗憾的很。这么逛来逛去就觉得没什么意思,自己的东西(不论好坏)就是没人搭理。我不认为人写东西就是给自己写的,我认为他一个人写东西就是给别人看的,他就是想获取别人的认同。说不是的就是违心,不愿意实话实说。你要是说你就是写给自己的,你贴出来为哪个,你想发表又为哪个?没话说了吧。所以我渴望别人认同是很正常的,用不着为这个光明正大的想法感到惭愧。所以当我倍受冷落时感到灰心丧气也是正常的,用不着为此感到自己情感多么脆弱。没那么回事,都是正常生理反应。
现在我也不觉得受冷落了,因为我也混熟了一些人。可是我还是要说一个问题,不吐不快。我也不想着凭我这不痛不痒的一挠,这个问题就这么消失了。不可能,照我看他还要长久的存在下去,我们还需要与之长久的斗争。我要说的这个问题就是:小圈子。
小圈子的自我欣赏是一个坏到极点的毛病,是网络文学发展的最大障碍。什么时间这个毛病没了或者什么时间这个毛病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了,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就来临了。我相信网络文学有黄金时代,而且我肯定这个时代还没有来临。
以前我爱看文学杂志,什么都翻,好的坏的,地方性的全国性的,管他什么性的,逮着就翻。翻来翻去我就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地域性自我封闭。明白说就是,某个地方的杂志就大肆吹捧本地的作者(是作者而非作家,作家一词就像“郁闷”一词一样被用烂了,随便一个会码字的人都可以称为“作家”“作家”这个词就丧失了它以往所代表的形象,变得一文不值。),对于非本地的作者就横挑鼻子竖挑眼,怎么看怎么不顺。这里边可能有什么猫腻,反正我也没看出来,我就是觉得不正常。地方保护(索性把地域性叫作地方保护)其实也是一种圈子,也许它能成就几个作者,可是我觉得它在更大的程度上堵塞了更有潜力的作者的成长之路。意识到这一点我就不怎么看文学杂志了,索性到网上来下载吧,还省几个钱。面对着那些名不见经传而倍受推崇的所谓名家的所谓名作,我实在是看不下去,还是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的好。每个省份都在重磅推出本省作家,还有的省份(好像是福建)声称要全程跟踪本省作家的创作,要统一制定创作计划,可是我也没见有什么真正有斤两的人被提溜出来。孩子没到产期你硬往出拽肯定要出问题。
我要说的是小圈子的自我欣赏问题,这个问题不但在网下存在,在网上同样存在。一开始的时候我天真无邪,觉得网上肯定不是网下那么回事,一定是有教无类特别让人感觉亲切的那种环境,到哪儿都不会受到排挤。
于是我就开始登陆新的论坛,把自己呕心沥血的小作贴上去,等待他人的关注。这回没人关注我就等下回,总不会一回也轮不上吧。不贴东西的时候我就观察,什么样的帖子,哪些人的帖子最受欢迎,哪些人的帖子无人问津。后来我就看出来了,斑竹以及和斑竹那个圈子熟悉的id的帖子受欢迎,不管你发什么都会跟贴如云。我想人家一定是字字珠玑,不同凡响。我就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仔细琢磨人家的帖子,同时和我的帖子别的帖子进行比较。这一比较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的文章根本就不敢恭维,却也能大行其道。有的文章不同凡响却被沉入水底。
是什么在作怪?
是小圈子!
对,就是这么一回事。其实一个论坛上活跃的人不多,斑竹算是一个核心圈子,紧密围绕斑竹的几个id构成了小圈子,和斑竹脸熟的很。我们可以想象,这些人的帖子和刚刚来到的新面孔的帖子受到的待遇有什么不同。也许我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那么抱歉。圈子里的人的帖子在同等情况下肯定要比圈外人的帖子受关注——除非你是拍狠砖的惹众怒的。我也当过斑竹,现在还在一个学校的文学版面做版主。为了和同属一区的另一个版面竞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