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2011年2月25日。早上起来天落零星小雨。小黄洗漱完毕就下楼发动了他的汽车,说进城再吃早饭。昨夜来时天已黄昏,一路开车进来的,我望见河谷两岸岩石崛起峥嵘,但没有细看,我想再看看公园里那古旧牌坊,再看看路下秀美温婉的猛峒河,同小黄说,我走着出去,你到大门口等我吧。
一直觉得湘西神秘美好。土家人比较知天达命,不为外界诱惑而改变,能固守一方水土、一种生活,而他们的生活虽显原始简单,却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富有情趣。这些印象可能来自那位龙山籍土家族大学同学。他幽默开朗,给我说过好多趣事。说他当过国民党军官的父亲如何对吃有着浓厚的兴趣。“光记事的时候父亲天天在生产队出工,名为出工,却不大会农活,所以被大家奚落,很是孤独,却必须对大家谄笑,很温驯的样子。因为饿,光被吩咐去采集桃树胶,偷偷地抓青蛙。只要回到家,把别人关在世界外,见到被关在小竹篓的青蛙,国民党军官就与在田间地头判若两人,捋袖檫掌,虎虎有生气,不一会就把青蛙或树胶变成美味。哪怕只有一只青蛙,国民党军官也会兴致勃勃地认真对付。”这是我当年的日记里的记述。光就是我那同学。光还出题考我,说,假如你去土家做客,人家烤一个糍粑,上面粘了柴灰,还烤得焦黑了,笑笑地递给你,你怎么办?我想,这大约是考我灵不灵活吧?洗是不必了,拍打一下吃吧。光就笑,说,这不是考你的聪明才智,是看你是不是同土家人一样豁朗大度。假如你笑笑地接过,装没看到那灰和焦屑,拿过来就吃,主人会飞快地抢回糍粑,把灰和黑屑拍打干净,醮上白糖或者往烤膨胀了的糍粑里灌入蜂蜜后再递还给你。你吃完,会再递上下一个糍粑。但若你拍打了再吃,他们也不得说你,他们就那样看着你吃,也不给你弄糖,也不再给你烤了。望着光笑笑的脸,我觉得土家人很聪明豁达,很有情趣。“光还会唱家乡的山歌。调子灰暗,不大好听,我听出歌词是调戏嫂子的,很惊讶。他说,嫂子只是一个称呼,不必是自家兄长的妻子;当然也可以是。弟弟在嫂子面前耍赖或揩点油,可以被舆论忽视或一笑淡化,但兄长对弟媳就绝对不可以有轻浮的言行举止,否则就被看成猪狗不如。我听得既糊涂又明白。”这是我当年的另一段记述。我至今不知光所说确否。但我由此再次体悟到土家人的豁达和富有情趣。
基于这些印象,昨天听说老司城真的还保存下来,我就开始想象它有多壮观,有多令人震撼。走入土司城,一定能对土家族能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吧。假如到达永顺稍微早点,我们昨天就会去老司城,务必先睹为快。
对老司城的向往并不影响我今天再度细细地观看不二门里的这段猛峒河。猛听得不远处有人在唱民歌。是哪位歌者清晨练嗓子了。湘西人也是能歌善舞的。宋祖英就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快到大门时,小黄步行着走回来。他惊奇地发现没有一点泥土的石山上,竟然安葬着一座坟。那墓碑厚重而讲究。昨天附近所见,莫不如是。由是可以窥见出土家人心态的沉静大气。
去老司城车一直在爬坡。又落起雨来。满山的雾霭烟云。小黄感叹说,昨天日头黄黄,今天我们要去张家界了,天就落雨。上到坡顶,公路又开始急弯斜陡地下坡。让人觉得山高谷深。小黄说,怪不得朝廷会让土司自治了,这高山深谷的,朝廷也不耐烦管得。我贪看雾中秀奇的山头,无声笑笑。
水泥路面消失了。代之以平整宽阔的砂石路。走一段,路面铺上了水泥沙石。走没多远,有两男人挥手拦车。我同小黄说,麻烦了,修路,可能不让过车了。我开窗问有什么事?他们说,搭下车,我们去前面修路。才知虚惊一场!我问他们去老司城还有多远。说不远了,拐两个弯就到。我问老司城有什么东西可看。答说有好多东西,古墓坑道,跳起来也摸不到顶。我问车能不能直接到达老司城。答说,现在只能到河边。明年就可以了。明年会修桥过河。我们于是知道老司城更在河对面。走不多远,他们说到了。小黄把车停在一家新建不久的酒店院坪里。我下车问院坪边的一位阿婶,这里可以停车吗?阿婶一时听不明白。一位大嫂走过来对她说,他问你可以把车停这里不。阿婶觉得很奇怪,说,停车有什么不可以。我说,那谢了。应当同您打声招呼。阿婶说没事没事。
继续走一段下坡路,拐一个弯,就来到河边。我立即为河边景致震住了。河水那样清亮。有古树小船。有过河木桥。更兼这边岸上山石危耸,嶙峋秀雅,潭水如镜,倒影如画。这河还是猛峒河。比我们昨天所见的它的下游,风格迥然不同,如此妩媚温柔。
我们从那木桥过河。爬不远坡路,即到一考古工地。四处树了“考古工地严禁拍摄”的牌子。工地占据了小半个山坡。我忽然明白老司城只是一个遗址!
土司制度好像源于元朝。忽必烈的疆域太宽了,中国这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子国一定让他感到复杂得难以驾驭,他不得不继承唐朝对南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的统治政策,承认和建立了土司制度。明朝清朝的统治者,已经能腾出身心和手脚来,他们便开始和完成了“改土归流”土司早已于数百年前就被流官取代,那么,土司的王城当然只能是废墟了。小黄进工地走了一圈。我远远地观望,把工地边一幢土家风格很明显的木楼拍摄进相机,静等小黄下来,一起回程。
有位腰背明显佝偻了的老阿婆在我们前面走过那座跨河木桥。望着阿婆的背影,我情绪一时变得很复杂。这山水,这古王城废墟,这里土家人民,有过多少让人感慨的故事呢?我们已经无法知道。但是,无言的猛峒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