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屈平不得志,溺水汨罗江。可谓有心报国,无力回天。残躯独存,世人皆醉,一夫清醒,无奈万夫误国。死则死耳,还挑个黄道吉日,两千多年前的五月初五,汨罗江畔,屈子孤影,江风浩荡,向天一问,骚去离多。一镜汨罗无可奈何的吞没了诗人的病躯,湮没的还有诗人的灵魂。
从此,汨罗江水悠悠,平静的江面喧闹起锣鼓,一个原本与屈原无关的节气,就这样被端午了,这一端就遗误了千年。后来,我们就年复一年的享受着粽子的美味,而这一切都拜三闾大夫所赐。或许这就是诗人对后世最大的一个物质遗产,当然不可置否的还有他的离骚、天问。
抛却屈子在诗歌上的制高点的成就,我们细心下来分析一下,其实屈子这个楚国没落的贵族经世致用的华章说到底就是要万代千秋地享受着不劳而获的贵族生活品质,只不过顺带地关心了一下所谓的平民百姓。如果你真的要他安邦定国,他也只不过是纸上谈兵。所以后来的李白也想走这一条终南捷径,殊不知政治上很精明的玄宗却一直不给他这个机会,于是很多年过去了,李白在当涂一跳,捉月而去,步了屈子的后尘。正可谓诗人生生死死惺惺相惜,连人生的最后一程也不变个花样。
文人学而优则仕,屈子仕而忧则死。千百年来,屈子一直被演绎成爱国诗人的形象,他的跳水自尽却把他人性的弱点暴露无遗,一点没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自杀是懦夫的惯技,是穷途没落的不二选择。如果我们真的要学习屈子的爱国,就不得不说“纸上谈兵”的赵括,他虽然兵败长平,却用赵国的千军最后的抵抗,削弱了秦朝最强大的战争机器的杀伤力。相比较而言,屈子死一人却被千古流芳,赵括死千军却千古骂名,不公啊!
年年端午,岁岁吃粽。殊不知,屈子的这一死贻误了两千年,我们真的该学习这样一个人吗?从今天的视角去解读,屈子的爱国是狭隘的,他的政略只不过是保持楚王朝的兴衰,从历史长河上来解读,他是阻碍中华民族的统一,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君子。就算他不跳水,他也会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死。